南宁市明秀路53号,大门上“广西民族印刷厂”几个字斑驳可见。走进去,高耸的苍翠大树下,尖顶红砖的厂房,还可见广西民族印刷厂(以下简称民印厂)初创时的样子。

住在民印小区一栋老旧职工楼的周祖烈老人,今年已91岁高龄,腰杆笔直,精神矍铄,是20世纪50年代民印厂的筹建人之一,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任民印厂厂长。历经60载,民印厂已发展壮大为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印集团),厂区迁址南宁市高新三路,是广西最大的书刊印刷企业。民印集团没有忘记这位“拓荒者”,3月8日举办的成立62周年纪念日活动上,授予了周祖烈等10位老民印人“终生奉献”荣誉称号。

20世纪50年代,广西没有专业的书刊印刷厂,教材主要都是交由湖南广东两省印刷厂印刷。1955年末,设备先进齐全、规模约300人的上海大东印刷厂(以下简称大东厂)受国务院派遣,整体迁至南宁。彼时,27岁的周祖烈已是大东厂生产科第一科长。1956年初,周祖烈接到赴南宁筹建新厂的重任,将孕妻托予岳母照顾,随大东厂厂长芮新一起,于除夕的前一天登上从上海驶向南宁的火车,在猴年春节抵达了南宁,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广西书刊印刷厂的筹建工作。

起初,拟筹建的书刊印刷厂选址于南宁市衡阳路,取名“新华印刷厂”。芮新和周祖烈到实地一看,地势低洼易积水,地方局促难以打开书刊印刷的局面。于是,芮周二人与从广西日报社抽调过来配合建厂的谭易连、哈荣光一起,分头满南宁跑重新选址,最后选定了友爱路、衡阳路、明秀路包夹处苦瓜村的一片高地。“我们选定这里有两个理由,一是地势高地方大,约有百亩,且多是坟地,种庄稼的只有两小块;二是前有明秀路,后有衡阳路,通水通电通路,建设成本小。”周祖烈回忆说。

厂址选定后,周祖烈对印刷厂的名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新建书刊印刷厂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推广拼音壮文,叫广西民族印刷厂是否更好?”周祖烈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省委的肯定。厂名和厂址确定后,芮新就将新厂的建设重任交予周祖烈,返回上海组织迁厂工作了。

民印厂的建设当时被列为广西省的重点工作,倍感压力的周祖烈给自己定了三“高”目标——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熟悉印刷工艺技术的周祖烈,窝在南宁饭店,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新厂的工艺流程设计,交予南宁市综合设计院开展厂房设计工作。1956年4月下旬,民印厂正式开始动工建设,当年10月,9栋厂房、百余米长的仓库全部完工。

与此同时,大东厂的迁厂动员和准备工作也在上海如火如荼的进行中。11月,重逾10吨的印刷机等90多台设备陆续装车启程,190多名工人及其家属分两批,克服重重困难,奔向南宁。

1957年3月10日,民印厂正式投产,承接印刷教科书、广西各大出版社的书籍、《红旗》等党中央刊物,填补了广西没有高标准正规书刊印刷厂的空白,并不断书写行业佳话。“1959年,我们印刷的《思想解放》在全国印刷质量产品评比和交流会上,获得了第一名,从此打响了广西书刊印刷的品牌。”周祖烈一直在践行自己的三“高”目标。

20世纪50年代,广西工业几近空白。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广西主要领导的争取下,援边建设的春潮从上海漫卷到了西南边陲广西。1956年至1969年13年间,涉及印刷、机械、食品、橡胶等十余个行业的26家上海企业,约3000名上海工人,5000多名家属,连同机器设备,从繁华的“东方巴黎”上海,分批来到边远落后的广西,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个城市扎根。民印厂是这股春潮中第一家由上海迁至南宁的工厂,周祖烈又是民印厂的先行者之一,他们为广西带来了浓浓的书墨之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