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是目前印刷行业,尤其是印前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色彩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色彩传递进行精确的控制与管理,达到完美的色彩复制效果。

一、印刷企业色彩管理现况分析

现在,印刷厂基本上都认为色彩管理是印前的事情,与印刷部分关系不大。事实上,印刷厂要做到真正的数据化、标准化生产,就必须把印刷这部分纳入色彩管理的范畴。如果只是实施印前部分的色彩管理,对印刷厂的实际生产意义并不大。印刷品质量的好坏,最关键还是看印刷的最终结果,如果印刷这一环缺失了,同样是没办法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质量,更不要说稳定的质量。
现在不少厂家特别是大、中型印刷厂,印前部分基本上都已经实施了色彩管理,可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颜色可重复性这方面,与没做色彩管理的小厂基本没什么区别。色彩是否能够一致,还是取决于操作师傅的技术。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如客户A在年初生产了一款宣传单张,半年后的今天,他又要再生产同款单张。虽然所用的菲林是一样的,晒版的条件是一样,印刷机是同一台机,油墨也是同样牌子的油墨,可是为了让现在生产的单张颜色与原来生产的单张一致,他们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基本达到要求。这时大家不禁要问,他们不是已经实施了印前的色彩管理吗?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对印刷部分做色彩管理,也即是印刷机没有做数据化管理,导致印刷机缺失调试标准,难以达到一致的生产状态。即最佳实地密度,网点的扩大率不再一样。
到目前为止很多印刷厂都认为不能或者很难对印刷实施色彩管理,这种观点显然不对。我们可以看看欧美发达国家,他们整个生产过程均实施了色彩管理,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数据化生产。他们印刷机的操作人员可以穿西服,打领带上班,全身上下干干净净。看来不是不能实施,而是错误的观点让我们根本就没去实施。

二、印刷企业色彩管理的实施

生产过程的色彩管理实施过程可以利用黑匣子原理分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印前、制版、印刷三部分。注:印前包括图像处理,菲林输出;制版是指对PS版的处理过程,包括晒版、显影等:如下图所示:
生产过程虽然可以人为地分成三部分,但它们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色彩管理如何实施呢?我们知道,印刷质量的判定实际上是对色彩还原好坏的判定。色彩是否正确还原最终是体现在印刷品上,那么,我们是不是从印刷这部分来做呢?不是的,色彩管理应该按如下步骤实施:
1. 制版部分的实施
因为制版部分是非常独立的,不用考虑印前部分与印刷部分。我们要做的事情也是非常简单,就是确定晒版时间,显影时间。可用专业测试条(如布鲁纳尔测试条)放在版上晒版,然后利用测试条与印版密度计来确定最佳晒版时间与显影时间。保证PS版上3%的网点出齐,97%的网点小白孔不糊死,分辨力线纹为0.008mm不全。
2.印前部分的实施
主要的工作是:校正显示仪器;校正录入设备,如扫描仪等;校正输出系统(包括软、硬件),如CTF系统、CTP系统。
①显示器的校正
校正显示器的目的,是使显示的图像和最终输出的图像颜色之间尽可能地接近。校正的步骤如下:●将显示器打开后预热半小时,使显示器处于稳定状态;●将室内光源调整到一个可以经常保持的水平,关掉额外光源,设定显示器的亮度和反差;●关掉所有桌面图案,将显示器的背景色改为中性灰,这样有助于调节灰平衡;●设定Gamma值,先调出Gamma控制面板,在对话框的上方选择适当的Target Gamma,即目标Gamma值,一般图像推荐使用的是1.8,如果要用录像机或胶片记录以输出图像,Gamma只设定为2.2;●校正白场,先在Photoshop中建立一个空白新文件,然后选一张与印刷用同样白度的纸张,点击WhitePoint按钮,拖动三角形滑块直到显示器中的白色与纸样中的白色尽可能的匹配;●校正Gamma值,用GammaAdjustment调整,直到三角形滑块上方的双色灰色条中的两种色块视觉效果相近,没有明显界限为止;●校正色彩均衡度及灰平衡,点击Balance,调整RGB三色滑标,直至滑标下方的灰梯尺中没有色彩,为一灰色的色阶;●校正黑场,点按“BlackPoint”,拖动RGB三色滑标直至滑标下方灰梯尺的暗部与印刷中灰梯尺的暗部感觉一致。经过以上的步骤,显示器的校色过程就完成了。校色结果马上会对显示器的显示起作用,此时,关闭Gamma窗口,当每次启动电脑时,Gamma窗口的设定就会生效。
②扫描仪的校正
对于扫描仪,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都有其独特的色彩校正系统,如:MICROTEK的DCR(dynamiccolor rendition)动态色彩校正软件,爱克发的FotoTune色彩管理软件,清华紫光的ImageCalibration色彩管理软件等,通过这些色彩管理软件,自动进行色彩补偿,有效地解决了扫描图像的色彩失真问题,从而使彩色图像有最佳的色彩效果。扫描仪色彩管理软件的使用很简单,以DCR为例,首先将MICROTEK提供的标准色表AGFA-IT8(用于扫反射稿)和KODAKQ-60(用于扫透射稿)放在扫描仪中,执行MICROTEK CALIBRATION程序,再选择CALIBRATE,按键激活DCR彩色校正系统,就可完成操作。当以后扫描一般图像时,只要简单地查看是否选中DCR,一经选中后,DCR就会自动的应用在所有扫描的彩色图像中。
3.印刷部分的实施
要做这部分的实施工作,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纸张做大量的印刷实验。分别调整印刷压力、墨量、水量,印制二十一级的灰梯尺、专业测控条(如布鲁纳尔测控条)。对印制出来的印张进行密度测量,计算出不同色版的高、中、低三处网点的扩大率并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相对反差值(K),K= (Ds-Dt)/Ds,Ds是指实地密度,Dt是指60%至80%处的网点密度,通常选用75%网点。根据最大反差值的原则,最终确定各种类型纸张的最佳实地密度、高中低调三处的网点扩大率和印刷压力。
4.灰平衡的实现
灰平衡的实现是色彩正确还原根本,要实现灰平衡,就需要印前与印刷相结合。之前已经做了印刷机的数据化,现在就根据数据把印刷机设定好,印刷三色叠印的二十一级的灰梯尺,当然也要有专业的测控条进行控制。这时会发现三色叠印出来的灰梯尺并不是呈现灰色,而总是会偏向某一个颜色。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通过调整印刷机的压力或墨量的大小来叠印出灰色,只能调整图像处理软件的参数设置,如Photoshop系统里的印刷油墨设置(Printing Ink Setup)模块里的具体参数,通过设定每一色的网点扩大率曲线,调整输出网点的大小来实现灰平衡,直至三色叠印出灰色为止。
5.数码打样系统的实施
完成上述工作后,如果厂家有数码打样系统,就可以进行实施工作了。让印刷机印出样张,作为数码打样的调试标准,样张还需包含IT8.7.3色标,用以生成印刷的ICC曲线供数码打样系统调用。一旦数码打样系统调试完毕,在平常的工作中不能再作变更,这一点非常重要。有时候客户看了数码样后会说颜色不对,操作人员有可能直接调整系统来满足客户的要求,这样做会导致数码打样不能再做为标准样张使用。

三、结束语

色彩管理实施完打印系统后,首先,把所有的数据分门别类整理归档,以备不时之需。第二,加强数据化生产的意识,确保生产过程真正做到数据化管理。第三,根据实际需要定时给设备做线性化工作。只有把后续的工作做好,才能真正体现色彩管理价值,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质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